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

质朴的故事与绵长的反思

时间:2015-03-06  来源:中国教育报  

   ■杨晓峰

  我从教16年,在这段不是很短的教育生涯中,我产生了一个困惑:究竟是什么改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与行为方式?如果是学校德育起了作用,为什么那么多学生讨厌思想品德课?学生的生活经历怎样影响了学生?什么经历会促进他们的思想与道德水平发生质的飞跃?

  为寻找答案,我在2010年秋季承担师范生“班主任工作艺术”的授课任务时,结合“班级德育管理艺术”部分的内容,要求每个学生写下在过去的经历中,什么人或事件改变了他们的认识,陶冶了他们的情感,震撼了他们的灵魂,影响了他们的行为。品读他们的成长叙事,我既受到了精神洗礼又受到了智性启蒙。

  走近学生就会踏入令人喜悦与感动的国度。近年来,社会舆论越来越多地把大学生与“厌学”、“颓废”等字眼联系在一起。“成长史叙事”给了我重新解读青年群体的机会,使我真切触摸到学生内心的真、善、美。勤奋、上进、感恩、善良、爱家、爱国等意识仍然在大学生群体中生长。

  在袁摇的故事中,懂事的姐姐为他树立了一个榜样,他小时候并不理解其中的意蕴,随着年龄的增长,浸润在生活史中的道德原型最终内化到他的道德认识之中,演绎出令人温暖的道德情感。他写道:“在我的记忆里我姐有个习惯:吃饭总是吃在最后面……如果哪一天我家的饭煮少了,她明明没有吃饱,却会对爸妈说饱了……长大了才明白,原来那是一种孝顺……”

  学生的记忆让我不禁感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并没有断层,它作为文化基因扎根在青年之中。我们看不到,是因为我们疏远了学生,被表象迷离了眼睛,被偏见蒙蔽了心智。对于教育者来说,最应该做的就是审视自己的意识结构,消除各种“先验”偏执,亲近、信任、尊重、关怀学生,发现学生身上那些质朴美好的情怀,助其“存而养之”并“扩而充之”。

  当前学校德育模式亟待转型。提到学校德育,我们立刻想到教师在讲台上激情澎湃“言说”,学生却焦急盼望下课的场景。以“说教”为主的学校德育模式应适当转向以“事教”为主的德育模式:一部充满哲理的电影、一次老区的参观经历、一台自导的话剧,或许能赋予学生更有意义的体悟与感悟效果。

  “……班上很多同学都交不起学费,她(小学班主任)用自己的钱先交了学费……通过在城里的亲戚与同学给我们送了一些文具盒、小彩笔、钢笔、蜡笔还有书包……”平凡普通的班主任,把感动定格在一群孩子的记忆中,并在多年后还滋养着冉建平的精神与灵魂。

  从学生的故事看,永驻道德结构并长久影响道德行为的,或许是教师的友善、或许是公交车上的让座、或许是亲人的垂范,也可能是病痛之后的反思。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我的反思:学校德育课程可能影响了学生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但如何在改变学生的微观品格、人际行为、处事方式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还需要教师智慧灵活地创新教育方式,需要课程、教材专家不断探索。

  课堂生成是拓展德育资源的重要途径。和学科化的“思想政治”与“品德”课相比,将德育机会渗透进非德育课,会使话题更加广泛,亦会产生令人惊讶的德育合力。

  “……200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席卷了中华大地……人民子弟兵冒着刺骨的冷风……用自己的血肉之身挡住风雪……”谢传毅感受到,在大灾面前,中华民族的大爱精神喷薄而出,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王怡则把目光转向“自己”,与自己展开对话。这是大学生开始独立思考,迈向成熟必经之路。她说:“……对我影响最深的一个人,那就是我……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而这两个人经常对话,经常打架……人好像都有自己的对立面,一个积极,而另一个总是懒惰……”

  我在随后的课堂中分享了每个学生的“故事”,指出其中的德育价值,从而把个体经历上升为集体德育资源。一篇篇或短或长的故事,既扩散了生命感悟,也加深了学生之间的理解与包容。

  师范生课堂德育生成具有反哺意义。“成长史叙事”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反思契机,还可促进学生之间“互喻”,启迪学生未来教育生活:以自己或他人经历映射未来中小学生的困惑与要求,以改变自己或他人的人或事预想未来的德育方法。

  这些成长故事,不仅可以“感染”同班同学,还蕴含着值得挖掘的德育艺术。形象地说,对于感知入微的“王雯雯”类型学生,从细节处入手可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对于受到爱国意识召唤的“谢传毅”类型学生,需要通过大事件与大情怀的感染;对于自省能力较强的“王怡”类型学生,应让其在思想斗争中做出正确选择。

  总而言之,成功的德育课堂生成具有“德育原型”的价值,而师范生知识体系中“德育原型”越丰富,将来的德育工作就更有智慧,更能感人至深。

  (作者系长江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打造员工职业续航能力, 百胜中国河南区域圆梦大学计划正式开启
打造员工职业续航能力
河南潢川县教体局组织收听收看全市教育脱贫攻坚工作视频会议
河南潢川县教体局组织
大山深处的“90后”夫妻教师
大山深处的“90后”夫
教育部: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
教育部:严禁有害APP进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啓思中学招生,74中学收费” 郑州
  8.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4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