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

穷人家的孩子“穷”在哪

时间:2015-09-12  来源:中国教育报  

   ■胡爱萍

  日前有媒体报道,安徽六安市一名十七岁的高中生留下写有“下辈子不做穷人家的孩子”的纸条,出走了。为什么不能做穷人家的孩子?“穷”这个字,是怎样伤了这名十七岁高中生的心?

  然而,细看这件事,会发现这名学生出走似乎与家庭贫穷关系不大。其父认为,自己家庭“只是普通家庭,既不富裕也谈不上穷困”。那么,为何在孩子心中,一个普通收入的家庭就成了穷人家?穷人家的孩子到底“穷”在哪儿?

  笔者认为,“穷”在情感需求。父母在外打工,与孩子交流不多,虽也有电话联系,但问的一般是两个问题:一是作业做完了没,二是吃穿上需要什么。对于很多将摆脱贫困、追求财富看得重于精神需求的父母来说,这两个问题再平常不过,而这两个问题又常常是阻隔亲子对话进一步深入的关隘,这样的沟通注定是无效的。

  这种关爱的匮乏感比物质缺乏更让人无力无助。报道中的高中生在“遗书”中说,“一直以来,我都是弱者”。因为家里穷,父母外出打工,所以缺少情感依靠,个性柔弱,成为集体中的弱者——归因于“穷人家的孩子”,这可能是他给自己无处排遣的苦闷找到的唯一出口。

  从报道看,除去家庭因素,学校文化生活的贫乏,也是他感到穷困的原因之一。校园生活已被简化成为分数而战,个人尊严、心情都与分数紧密相关。而身边又多是一些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同学,攀比风气难免。在这样的氛围中,找不到情感出口的高中生真是可以用一个“穷”字表达。

  精神不振,情感无助,这样的状态时时触及他的理智临界点。出走是对当下生活状态的抗争,更是孩子向家长和学校发出的信号。

  眼下,各界应该加大对“穷人家的孩子”精神层面的帮扶。如果学校多开展丰富的主题活动,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家庭和社会都多关注这部分孩子的心理与感受,类似学生出走这样的极端事件也许就少一些。

  (作者系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打造员工职业续航能力, 百胜中国河南区域圆梦大学计划正式开启
打造员工职业续航能力
河南潢川县教体局组织收听收看全市教育脱贫攻坚工作视频会议
河南潢川县教体局组织
大山深处的“90后”夫妻教师
大山深处的“90后”夫
教育部: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
教育部:严禁有害APP进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8.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金水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东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5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