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3还是1+1+1>3?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个关于三地间发展的命题似乎有了新解。京津名校在河北办分校、建名师工作室,京津冀职教协同发展联席会议举办,职教项目联合办公室成立,三地工业大学成立京津冀创新联盟……连日来,京津冀一个个破冰举措相继出台,三地教育协同的画卷缓缓打开。
日前,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专家研讨团在河北省数字教学与协同创新中心研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事宜。
河北教育发展突破“冀”绊
——探寻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河北实践
在中国的区域发展版图上,长三角、珠三角是两个比较成熟的经济增长极,形成了相对分工合理、竞争有序、辐射带动明显的城市群和经济圈。而京津冀地区虽然也被称为第三增长极,但内部缺乏有机联系,“一亩三分地”思维浓厚。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北主动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站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全局,发挥河北区位等综合优势,支持北京疏解教育功能,与京津教育协同实现良性对接,后劲开始发力。
11月4日,石家庄市方兴路小学9位教师赴天津市河东区实验小学,签署了津冀教育合作协议书,并与天津市的老师一起观摩了刘莉等老师的课堂教学,并一起开展教研活动。
田学斌:深入推进京津冀教育协同 强化转型发展人才支撑
推进三省市各自定位目标和产业布局优化目标的实现,特别是对于人力资源存量相对落后的河北来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迫切需要从深化教育协同中提升转型发展的支撑力,获得京津在教育资源溢出、科技人才协同、产业项目共建等方面的切实支持。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