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媒体对两会热点话题进行网络排行,教育话题排第9位,教育投入连续3年超过4%,大家关注的热度貌似有所降低,可我还是想对教育再说几句。”3月6日下午,黑龙江省代表团小组审议会场,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刘东辉接过上一位发言代表的话音。
“教育投入、教育公平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育质量的提高,这是老问题。教育质量上不去,就是对千家万户不负责任,是对整个民族的不负责任。”刘东辉强调自己的发言要点。
“现在的老师都不愿意当班主任、甚至不愿意当校长,就是怕担不起责任,怕学生的安全、家长的期待。”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国资委主任韩冬炎转了话锋。
“大庆某重点中学教学硬件、软件都非常好,但就是管得太死、太多,有几个副校长都提出辞职。简政放权,该给学校的就得给学校。”全国人大代表、大庆市市长韩立华说。
“教育家不是天生的,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锤炼出来的。”刘东辉接着说,“选好大学校长非常关键,管学校、办学校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大学校长的任期不能太短,校长不但要知道现在谁是学科带头人,更要看准10年后谁能成为该学科的带头人。”
“大学校长的任命不能与党政机关干部任命混为一谈。”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李延芝也深有同感地补充说。
“中学教育也要转换新动能,实行校长职级制可以激发学校内生发展动力和办学活力,促进教育质量提高。”韩冬炎又提出了一个建议,给当天关于教育的“全年性”“全方位”的讨论画上了休止符。 [正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