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网  www.bjzxnet.com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北京资讯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

清华教授罗敏敏 科学是我的快乐源泉

时间:2017-07-03  来源:人民日报  

  原标题:罗敏敏 科学是我的快乐源泉(知识分子风采)

  记者赵永新 摄

  “我现在每天都很兴奋,期待着能在实验室里看到一些激动人心的事情。”

  说这话的,是国际知名神经生物学家、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北生所”)资深研究员、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罗敏敏。凭借在该领域的突出贡献,他入选国家杰青科学基金,并荣获第十七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

  罗敏敏个头不高,浅灰色T恤扎进牛仔裤里,看上去随和、干练。

  “只要把心态放平,就可以享受求索的过程”

  1990年,罗敏敏拿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高兴之余又有点郁闷:——“我报的是理论物理专业,怎么被调剂到心理学了呢?”这个出身江西省上高县农村的少年,在中学时代就有一个科学梦。进入北大后,他很快便喜欢上了心理学专业。得益于自由的选课制度,他还选修了生物系、计算机系、电子系和物理系的课程。这种跨学科式的探索,延续到了他未来的专业选择上。从北大毕业后,他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先后攻读了计算机科学硕士和神经学博士学位。

  “罗老师是一位典型的跨学科人才,学科之多、跨度之大非常少见。”北生所所长王晓东如此评价。

  博士毕业后,罗敏敏在杜克大学做了四年博士后,导师Larry Katz对他的影响极为深刻。“他是一位真正的科学家,对科学有狂热的兴趣,不受世俗约束。”罗敏敏说:“他让我看到,对科学的热爱能够支撑一个科研工作者过上非常快乐的生活。”

  令罗敏敏印象颇深的是,自负如Larry Katz,也不得不承认:在科研工作中,预判的正确率有10%就不错了。正视探索过程的艰难,坦然接受失败,是一个科学家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

  “我现在试图让自己每天都保持快乐的状态。我有个课题做了10年,猜了100多样东西都猜错了。”罗敏敏坦陈,“但这正是科学最美妙的地方。你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惊喜随时可能出现。真正好的科学,往往是无法预测的。只要把心态放平,就可以享受这个求索的过程。”

  “我不会为了迎合学术权威去改变说法”

  迄今为止,罗敏敏实验室已在《科学》《细胞》《神经元》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取得多项重要突破,而他自己最满意的研究成果,是提出了5—羟色胺为编码奖赏这一颠覆性的结论。

  在过去近30年中,整个神经科学领域都认为大脑的奖励系统主要就是多巴胺系统,多巴胺甚至成了奖励的同义词。罗敏敏通过实验发现,大脑内还有个平行的奖励系统——5—羟色胺系统。多巴胺主要和动机有关,而5—羟色胺主要和奖励的评估有关。无论奖励是否完全可以预期,都可以激活5—羟色胺,使人产生快感。对5—羟色胺系统的重新认识,可以更好地解释人类的诸多行为。

  但这一结论面临巨大挑战:在神经科学领域,过去的主流理论认为5—羟色胺是编码惩罚的。“我们是在冲击一个主流观点,双方已经争论了五六年。”罗敏敏说,他们重复了主流观点所依据的动物实验,得出的结论完全相反。

  “有人问我这样做是不是为了追求和别人不一样?其实我只是在诚实地对待数据。数据是这样,我的观点就是这样。我不会为了迎合学术权威去改变说法,也不会为了博眼球而标新立异。”罗敏敏说。

  尊重科学事实,是罗敏敏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他竭力在自己的实验室营造的一种氛围。当学生的实验结论不符合他的预期时,他鼓励他们实事求是。他担心学生们会为了迎合他而刻意得出一些特定的结果——这反而违背了科学原则。

  “我们作为老师,应该为学生创设更好的环境”

  北生所在昌平,他每次去清华大学上课都要驱车一个多小时。但他说:“超级喜欢讲课,喜欢和学生交流的感觉。”

  “我的风格就是讲一些最新的东西、批判性的东西。有些本科生可能不太适应,他们希望我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但我会告诉他们什么是不对的,什么是不清楚的。”罗敏敏说,他想让学生们知道,教科书是用来改变的。“认清现有知识的局限,才有可能去突破它们。我希望听过我讲课的学生之中,将来能有人把这些不清楚的问题解决掉。”

  我们跟随他到实验室,迎面感受到一股活泼、跃动的空气。他笑着问学生们:“你们真的在干活吗?怎么一个个看上去这么开心?”学生们笑着回答:“可能因为做实验太愉快了。”

  正在读博的林睿2012年进入罗敏敏的实验室,他认为学生们的“开心”缘于极高的自由度。“在这里,大家可以选择自己想做的问题,而且通常都会得到罗老师的认可。”

  自由不代表放任。在林睿眼中,罗老师最可爱的地方,在于他长年站在实验一线。“他特别喜欢自己动手做实验,自己发明实验仪器。”林睿说,罗老师带领大家做了很多新的实验仪器,其中有一个可以戴在老鼠头上的显微镜,重量仅2.8g,比买的进口仪器好用多了。

  2009年进入实验室的张举恩正在做博士后,可亲、随和是罗敏敏留给他最深的印象。“他一日三餐几乎都和学生一起吃,在饭桌上就能和他交流各种问题。”张举恩说,找有些老师需要提前预约时间,到办公室里讨论。“罗老师给学生们的感觉更像是朋友。”

  在罗敏敏眼中,自己做得还不够好。“我总觉得自己花在每一个学生身上的时间还不够。”他说。

  努力做一名好老师,是为了整个团队能把科研做好,也是为了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投身科研。罗敏敏认为,现在最优秀的学生往往选择去读商科、法律,这是国内科研的一大遗憾。

  “我们作为老师,应该为学生创设更好的环境,找出更多的工作出路,从而吸引更多好学生加入科研队伍。”罗敏敏说:“也希望学生们能看到,科研是快乐的,科学会为一个人带来美好人生。”

  《 人民日报 》( 2017年06月30日 09 版)



[正文结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北京资讯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北京资讯网,未经北京资讯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京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打造员工职业续航能力, 百胜中国河南区域圆梦大学计划正式开启
打造员工职业续航能力
河南潢川县教体局组织收听收看全市教育脱贫攻坚工作视频会议
河南潢川县教体局组织
大山深处的“90后”夫妻教师
大山深处的“90后”夫
教育部: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
教育部:严禁有害APP进
热门点击
  1. 2022首届河南“我为心目中放心副食
  2. 2022第十一届国际无人机系统展将于
  3. 策协快讯 走进广告喷绘龙头企业—
  4.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副市长
  5. 火车半夜深更鸣笛声震耳欲聋?当地政
  6. 2022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无人机系统产
  7. 天寿陵园成功摘得紫钻标识,填补北京
  8. 2022第十三届减灾应急安全博览会将
  9. 新乡学生投诉: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学费
  10. 金水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东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北京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5  http://www.bjzxnet.com
主办单位:北京资讯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4366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